HQU News

华大新闻

华大新闻

应急抢险突击队,“青年干部抗击‘杜苏芮’台风突击队”,“侨侨青年志愿服务突击队”,防台抗台留校学生志愿者……

面临近年来福建最强台风“杜苏芮”的正面袭击,福彩双色球开奖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防台救灾作为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效的一项重要检验。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风”而动,冲锋在前,在防台救灾一线显担当、展作为,以实际行动践行担当者的初心使命。

迅速集结,筑牢“红色堡垒”

台风“杜苏芮”登陆泉州正值暑期。但灾情就是命令,学校党委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坚持以学促干、落实“重实践”要求,抓实抓细防台救灾各项措施,建强守护师生的“红色堡垒”。随着“杜苏芮”步步升级,校党委及时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对防抗台风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安排,强调把师生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要求各单位压紧压实责任,全面做好隐患排查,严格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台风登陆前一天,校党委书记徐西鹏等在校校领导下沉一线,实地到学生宿舍、餐厅、实验室等防控重点区域查看防御落实情况。

学校同时加强组织引领,在全校迅速凝聚起防抗台风、灾后恢复的磅礴力量。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政治保卫部、后勤党委、离退休处党委及各学院党委等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发布提醒信息,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做好安全防护、饮食储备等工作。党委组织部发出《关于在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要求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挥表率作用,坚守岗位,并把在防汛救灾中的表现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并牵头在两校区分别组建“青年干部抗击‘杜苏芮’台风突击队”,随时做好救灾准备。后勤党委迅速集结党员干部、骨干力量组建10余个应急抢险突击队,24小时待命。后勤党委、政治保卫部、学生工作部和党委宣传部等安排值班人员入住两校区校园。校团委组建“侨侨青年志愿服务突击队”。楼栋党支部组织由留校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组建的防台抗台志愿者队伍,协助楼栋做好防台措施。

校党委部署安排防抗台风工作

党委组织部发出《关于在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

勇当先锋,践行“初心使命”

疾风知劲草,危难见担当。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师生至上、生命至上,在防台救灾一线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

台风刚过,校领导就带队实地查看两校区受灾情况,主持召开灾后恢复专题工作会,迅速部署制定恢复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并带头参与灾后校园恢复工作。各级党员干部更是勇当先锋模范,冲在救灾一线。后勤处党员干部一线指挥,道路清障、绿化抢险、水电维护、建筑围挡等10余个应急抢险突击队台风一过立即分赴重点受灾区域抢险救灾,后又紧急协调校外专业骨干300余人、重型救灾装备26台等提升树木抢救、道路清理效率。青年干部抗击“杜苏芮”台风突击队30余名党员干部台风登陆次日大雨稍缓,便在泉州校区参与扶正倒伏树木、疏通道路等工作。全校中层领导干部、中青年管理干部和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骨干成员等160余人从各地集结到受灾较为严重的泉州校区,全力开展主干道、运动场等公共区域的残枝落叶清扫、卫生整顿等工作。留校学生在党员干部的引领带动下踊跃行动、灾后自救,累计超过600名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骨干、青年志愿者、港澳台侨及留学生等投入灾后恢复工作,开展公共区域清扫清运、协助排查安全隐患等各项工作。

作为一名服役12年的退伍老兵,和协物业华大项目负责人王洪念从7月26日入校工作以来,日均18小时连续6天不间断高强度、高难度的工作,坚守在防抗台风、守护华园一线。“这次台风对我们所有后勤人来说是一个考验,我是华大人,更是一名老党员,理应带头,冲在一线。而能和后勤处、物业、绿化中心的同事们忙碌在学校的每个角落,是我的责任,更是我的荣幸。”来自凤3楼栋的学生党员宾仕东在7月28日下午厦门市解除“三停一休”后,第一时间联系住楼辅导员,马上投入到本楼栋及“毓秀侨苑”的恢复工作当中。“凤3就是我的家,而我平时学习、值班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毓秀侨苑’,所以我马上叫上同学一起帮忙,让它尽快恢复正常。”……

在上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昼夜奋战在防台救灾一线,关键时刻站得出来、豁得出去,在防抗台风灾害和救灾行动中淬炼了党性,用实际行动保障了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了校园灾后恢复工作的有序快速进行。对闽南甚至对全国影响深远的“杜苏芮”台风,未对学校造成人员伤亡,学校水电、餐饮、网络等也一直正常供应。截至目前,学校灾后道路清理、树木复植工作已基本结束,全校复植或清理树木400多株、清运380余趟次,承载无数校友回忆的北操门口的大榕树,也重新“站”起……

那个我们熟悉的华园,又回来了!

党员干部冲锋在一线,引领带动师生防台救灾


(编辑:魏琳瑛)